中国**工程中南设计院于1964年在武汉肉联厂给水工程设计中**开始应用这项技术,1965年投产后,获得了满意的成果。1963年北京**设计院在北京水源六厂设计了大型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,单池直径为24m设计水量为32400 m3/d,1965年建成投产后效果良好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,并编制了全国标准图集。
蜂窝斜管(斜板)|曝气器-几种沉淀澄清技术探讨
(2)斜管沉淀池
斜管沉淀技术是根据美国哈真(Hazen)提出的“颗粒沉降速度与沉淀面积有关 污水处理,而与池深无关”的浅层沉淀的原理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,1945年由甘布(Camp)提出了层格沉淀池的方案,1964年汉逊(Hanson)发展为“斜管沉淀”的设计池型。1969年国内首先由中国**工程中南设计院开始进行试验研究,于1972年在武汉国棉一厂建成**座规模2万m3/d的斜管沉淀池。同时,上海**工程设计院又在上海浦东水厂技术改造工程中进行生产性试验,证明效果十分明显。于是在全国给水水厂工程中被推广应用。斜管材料,一般用聚苯乙烯塑料或玻璃钢等加工制成,斜管断面多为六角形或山字形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,内径为25~35mm,管长为1m,安装成倾角60°并做成1×1m块体,并用支架撑装在池内。斜管沉淀池设计上升流速采用2~3mm/s。为使池内水流的进、出水均匀,一般多采用*底部进水渠对称配水方式,而出水则采用淹没式孔口集水槽或锯齿形堰集水槽。斜管沉淀池单组面积不宜过大,以每组处理能力在5万m3/d以下为宜,如果斜管沉淀池的表面负荷较大、且沉泥集中时,可采用往复式底部刮泥机或旋转式底部刮泥机进行连续排泥,以保证沉淀效果。